您的当前位置:首页正文

法官当如“麦田里的守望者”

2024-12-25 来源:库律网

法官当如“麦田里的守望者”

发布时间:2024-12-24 20:06:12 作者:佚名   来源: 浙江法院网

  曾经,我以为公正判决就是给孩子最好的保护;但现在,我明白,法官不仅是裁判者,更是这些年轻生命的引路人。某种程度上,法官就像是文学作品中描绘的“麦田里的守望者”,正是因为“孩子们都在狂奔,也不知道是在往哪里跑”,所以守望者的重要职责就是“守望相助”,和家庭教育一道,帮助孩子们在人生的岔路口作出正确选择、不迷失方向。

  

  口述|海盐县人民法院 李锁华

  文字|海盐县人民法院 王家维

  “喂——是李法官吗?我是小亮爸爸,小亮今年上大学了,前几天学校组织期中考试,考得还不错。他托我给你打个电话,告诉你这个好消息……”电话那头,传来一个陌生又熟悉的声音,一对父子的身影悄然浮现在我的脑海之中。

  时间拉回至2023年7月18日,17岁的小亮和他父亲从遥远的东北来到浙江海盐,这是父子俩第一次来南方,此行是为了一起侵犯公民信息案,小亮是该案的被告人。

  

  2022年,小亮利用网络非法获取个人信息数据,在某软件上组建“无名社工库讨论群”,通过搭建“无名社工库机器人”向群内成员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查询。截至案发,他非法提供公民个人信息共计288万余条,从中获利1700元。

  当天,海盐法院采取不公开审理的形式审结该案。法庭庄严,法徽高悬于顶,映照出下方小亮沉默的身影,以及他父亲脸上难以掩饰的痛心与忧虑。

  “平时你父母管教你吗?怎么教育的?”我轻声询问。

  “棍棒教育。”小亮喃喃说着,低下了头。

  小亮表示,他对计算机技术有浓厚的兴趣。2022年,他背着家人在网上结识了新朋友,在其诱导下贩卖信息“赚点零花钱”,没想到触及法律红线。他恳请法律能够给予他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:“我即将步入高三,能不能给我一个机会,重回正轨,考取一所理想大学?”

  

  最终,小亮因构成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,被判处有期徒刑1年3个月,缓刑1年9个月,并处罚金2000元。经过综合考量,海盐法院还对小亮的犯罪记录予以封存,并向小亮监护人发出《家庭教育令》,责令其多关注小亮的生理、心理状况和情感需求,承担起家庭教育的主体责任,进行合理管教。

  

  如果单论案件办理,其实我和小亮之间的关系已经结束,但关于他的成长和未来,我放心不下、心怀牵挂。于是在今年春节前夕,在小亮临高考前半年之际,我提笔写下一封千字长信寄往2000多公里外。

  在信中,我告诉他,从始至终我都不认为他是一个坏孩子,每个人都会犯错,只是他这次犯的错大了些,“希望你能从这件事中吸取教训,好好读书,将来把自己的专长用于报效国家、孝敬父母,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才。你的未来仍有无限可能!”信中,我还规劝小亮爸爸对孩子少一些训斥、多一些沟通。

  出乎我意料的是,这封信似乎鼓舞了小亮。电话中,小亮爸爸告诉我,从海盐回去后,小亮痛定思痛,和网上的朋友“断”干净了,在学校里认真读书,备战高考,他成年后做的第一个重大决定就是自己选择大学和专业,“孩子今年被西北一所理工学校录取,专业选择了自己最喜欢也是最擅长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。”

  “他托我跟你说一声谢谢!经过法律的教育,他的人生已重回正轨。”电话最后,小亮父亲郑重地说。

  曾经,我以为公正判决就是给孩子最好的保护;但现在,我明白,法官不仅是裁判者,更是这些年轻生命的引路人。某种程度上,法官就像是文学作品中描绘的“麦田里的守望者”,正是因为“孩子们都在狂奔,也不知道是在往哪里跑”,所以守望者的重要职责就是“守望相助”,和家庭教育一道,帮助孩子们在人生的岔路口作出正确选择、不迷失方向。

  而我对小亮的规劝,不仅仅是“挽救”他的前途,更在于救赎他的心灵,赋予他直面挫折与苦难的勇气,教会他在逆境中屹立不倒,勇敢地迎接生命中的挑战。这个世界依然温暖,愿他也能温柔以待。

  

  

来源:海盐县人民法院、嘉兴市中级人民法院

  文字:王家维、李锁华

  


原文链接:https://www.zjsfgkw.gov.cn/art/2024/12/22/art_56_33192.html
[免责声明]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,仅供学习交流使用,不构成商业目的。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涉及作品内容、版权和其它问题,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,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。

显示全文